二十世纪初,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,终于攒下了一宗中财富,准备告老还乡,结束半生的辛苦漂泊,回家与妻儿团聚,置田购房,安度晚年。
当时时局动荡,路上常有劫匪,商人一身灰布衣衫,一双布底鞋,装作一个餐风露宿的行人。商人把所有的钱买作玉器,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,特制一把竹柄油纸伞,将粗大的竹柄关节全部通,把珠宝玉器全部放入,身臧万贯家私,却貌似贫寒之徒,轻轻松松地上路了。
果然好计谋!行路多日,无人打扰,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,他来到了一个小面馆,煮了一碗面,面香喷喷的,吃饱之后,倦意涌了上来,外头又下着小雨,他不觉双手撑腮,打了一个盹。
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,天已黑了,揉揉眼,猛然发现油纸伞已不见踪迹,一阵冷汗冒了出来---这把伞可是他的身家性命。
但上沉着冷静,他声色不露,仔细分析,他手里的小包袱完好无损,并没有人行窃的迹象,一定是有人只顾方便,顺手牵羊拿走了自己的雨伞。
沉吟片刻,商人有了主意。他叫来掌柜的,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小镇,请他帮忙租个房子。
商人说,自己身无他技,唯独会修伞而已,在交通要道上租了个小房子。
他待人和气,心灵手巧,很有人缘,人们都愿意把伞给他修理,谁也不知道这小小手艺人其实是腰缠万贯的富翁,谁也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掩藏着一颗紧张焦灼的心。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那把油纸雨伞的出现,经过他手上的伞成千上万,却唯独没有他等待的那一把。
一天他借了一把破旧的伞,主人漫不经心的说:“太费事就算了,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,反倒要花不少钱去修。”
言者无心,听者有意,自己的那把破三怕坏得不能再修了,商人又想了一个好办法。
第二天,过往的行人看到一条新鲜的广告:“油纸雨伞以旧换新”。人人纷纷询问,得到肯定答复后,消息历史传开。不久,来了一个中年人,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,恰是商人系魂牵的那把伞。商人仍不动声色地收下破雨伞,犀利的眼光一扫,就查到柄封处完好无缺。
他转身在店里挑了一把最好的雨伞给了顾客,然后徐徐关了店门。
商人打开伞兵,看到他的全部玉器,他瘫坐在地上,半日无语。第二天,别人发现他很晚还没开门。一问已是人去屋空,悄悄的来,悄悄地走了。
~在遇到不幸和处于逆境的时候,与其汉息,不如沉着、冷静地进行细考,充分发挥出预见力,积极采取补救或挽回的方法~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